试验基地:
团队依托于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拥有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材种植、中药加工与营销的特色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证的“中药生药学”科研II级实验室。
“遵义野生濒危药材驯化栽培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成员13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中级职称4名,初级职称2名。
团队领衔人宋德勋教授是全国模范教师,遵义市第一、二批市管专家,遵义市中药现代化科技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现任遵义市药学会副理事长,遵义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药用植物分类、鉴定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工作。发表了《贵州民族药飞蛾七的药效学研究》、《紫背天葵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等科研论文40余篇。参加项目获得全国中医药学会科技一等奖1项,主持项目获得贵州省医学会科技三等奖1项,遵义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团队核心成员及主要科研成果:
伍明江:男,硕士,副教授,承担科研项目4项,其他参与各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科研论文4篇,主编教材1部。主要从事中药材种植与中药制剂开发研究工作。
陈东林:女,教授,承担科研项目5项,参与科研项目3项,发表科研论文17篇,主编教材5部。主要从事中药材有效成分的研究。
周敏:女,硕士,讲师,参加项目3个,发表论文3篇,参编教材1部。主要从事中药材组织培养及规范化种植研究。
刘英波:男,硕士,副教授,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7项,发表论文12篇,参编教材2部,获得科技三等奖2项。主要从事中药材种质资源质量及野生驯化栽培研究。
团队研究方向:
(1)对遵义娄山山脉中特色野生濒危药材进行野生驯化栽培研究和开发利用,制定特色野生濒危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标准操作规程,建立野生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试验示范,满足现代人们和制药企业对天然药物的追求,从而起到保护特色野生濒危中药材物种资源的作用。
(2)对特色大宗中药材进行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指导药工药农规范地种植特色中药材,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